2016/4/12 457
本文摘要: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治
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简称“功血”,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,经量过多,经期延长,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。机体内外任何因素影响了丘脑下─垂体─卵巢轴任何部位的调节功能,均可导致月经失调。
本病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两种,前者是排卵功能发生障碍,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;后者系黄体功能失调,多见于育龄期妇女。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紊乱、经量增多、出血时间延长、淋漓不净等。
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治:
1.病史
详细询问初潮年龄、月经周期变化的诱因、出血特点、伴随的症状及治疗方法、效果等。特别注意避孕药及雌激素应用史。
2.体检
(1)全身检查:有否消瘦、肥胖、多毛、皮肤紫纹及紫癜。
(2)妇科检查:无性生活史者行肛门指诊,确定子宫大小、附件肿块,如可疑有器质性病变或妊娠时,应做阴道检查(先征得家长同意)。
青春期以调整月经促排卵为主,生育期以调整月经辅佐黄体功能为主,更年期以减少出血量诱导绝经为主。
(一)一般治疗
解除病人思想顾虑,注意营养,纠正贫血。出血期间应避免精神紧张、过度劳累。防止感染。
(二)止血
1、刮宫术为已婚妇女最好的止血法,刮宫后可流血减少或停止,刮宫力求彻底干净。刮宫后第一欠月经可能增加,应予以注意。
2、性激素止血
(1)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:多为无排卵型,以雌激素止血为主,如应用已烯雌酚治疗。
(2)育龄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:育龄期常见的为黄体功能不全致持续少量出血。
(3)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:在刮宫排除子宫骨膜恶变后,选采用妇康片合并已烯雌酚,或三合激素1支肌注,24小时血量仍未控制,应考虑有器质性病变。
3、抗纤溶治疗
(三)调整月经周期
(四)促排卵治疗
(五)手术治疗
对年龄较大、贫血严重、药物或刮宫治疗无效,或经病理证明子宫内膜呈非典型增生者,可行子宫切除术。
分享到: